●●●
杨教授经验丰富,医术独到,
不仅审病精细,辨证准确,
而且用药精当,配伍巧妙,
善于兼融西学,
临床曾治愈极重型乙脑、重症胃痞(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疡(复合性溃疡)、难治性便秘等疑难病。
在60余年的行医之路中,
杨老是攻克疑难病症的闯路人!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几则杨老诊治的经典病案,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国医大师的风采!
壹
极重症乙脑,妙手回春
年,杨老被下放闽东北山区期间,医院曾经诊治过这么一例惊心动魄的病例。12岁女童,突发高热、昏迷、抽搐,持续2日,医院,经检查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极重症。予中西医综合治疗3日后,女童仍处于昏迷中,体温降而复升,抽搐频繁,并出现呼吸困难,即时X线胸片提示右下肺不张。予气管切开,吸出积痰,并鼻饲牛黄抱龙丸,痰量明显减少,呼吸通畅平稳。然次日中午突发抽搐,面色苍白,汗出如珠,呼吸不规律时断时续,诊断为中枢性呼吸衰竭,予西药脱水剂、呼吸兴奋药等仍未能改善,女童生命危在旦夕。
在这危急万分的时刻,杨老想起《温病条辨》中有“津气耗伤过甚,气少不足以息,故喘喝欲脱”和“汗涌、鼻扇、脉散,皆化源欲绝之征兆也”的记载,判断女童应为肺气欲绝之证,急当补气养津固脱。遂果断改用中医方法救治,予生脉饮加味(西洋参、龙骨、牡蛎各15g,麦冬、五味子各10g,六神丸10粒),生脉饮另炖,龙骨、牡蛎先煎,共50ml,调化六神丸,先鼻饲15ml,余分4次,每2小时鼻饲1次;同时用电针强刺激人中、涌泉、足三里5穴。转瞬之间,女童的呼吸恢复,头汗减少,面色好转,脱离了生命危险。
在女童生死垂危的关键时刻,杨老大胆地使用中药和针刺法实施了成功的中医急救,证实了中医疗法在救治垂危病症方面独特作用,并及时挽救了一名女童的宝贵生命,其冷静而果敢的行医作风不由令人钦佩!
贰
难治性便秘,独创新解
年,杨老在门诊时遇到了1例看似平常、实则治疗颇为棘手的难治性便秘病例。患者是一名65岁的老年妇女,患慢性结肠炎7年,因排便困医院调理近1年无明显改善。杨老初诊时,患者大便色黄,质黏溏,但排出艰难,自觉大便在肛门触手可及,但便之不出、纳之不回,坐卧不宁,舌黯红、苔黄厚腻,脉沉弦缓。
杨老认为,此秘不是不通,而是《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所说的“湿淫所胜……之大便难”,创新性地将其辨证为湿热秘,治疗上予祛湿清热、调气舒络等,方用清化饮加减,并予益母草等煎水坐浴,仅60余剂药后患者便痊愈出院。
关于“湿热秘”,中医古籍中未见记载,属杨老首创,此乃一绝。且杨老匠心独裁,将治疗湿热痢的名方香连丸融合至湿热秘的治疗方药中,取“异病同治”之意,活用方药,令患者沉疴顿愈。7年不治的便秘难题就这么在杨老的巧妙辨证和精准用药下得到了完美的解决,不禁让人啧啧称奇!
叁
萎缩性胃炎,药到病除
年,一名罹患胃病10年、中西药屡治未愈的31岁中年男性,慕杨老之名专程前来就诊。患者自述胃部饥饿痛,食后得缓,纳少口苦,大便溏、每日2次;舌红暗、苔黄腻,脉细缓。胃镜检查显示: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A2(活动Ⅱ期)、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提示:窦大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腺上皮轻中度肠化,病情偏重。
杨老仔细诊察后认为,患者除胃疡(复合性溃疡)和胃痞(慢性萎缩性胃炎)外,还兼有泄泻。虽病程较长,但由于年轻,因而呈现脾胃湿热为主证,故应从湿热论治,方用清化胃肠饮加减。经过杨老3个多月的悉心治疗,患者的复合性溃疡全部修复、萎缩性胃炎也转为浅表性胃炎。10年屡治未愈的胃病,就这么在杨老的妙手之下得到了惊天逆转,患者不由连连道谢、感激涕零。
其实以上三则病案,不过是杨老万万千应诊病例中的冰山一角,而经杨老妙手救治的患者早已不计其数。在出诊时,杨老常教导身边的弟子,“患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医乃仁术也”。不论职位高低、贫富亲疏,我们对患者都要一视同仁、悉心辨治。
“悬壶八旬尽天职,我愿人人寿而康。”
这就是一代国医大师的真实写照!
国医大师
福建省二院健康管理中心
诚信白癜风医院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