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服用的二甲双胍,很多人都吃错了

作为二甲双胍,只要是血糖高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药,特别是在病人刚刚确定为2型糖尿病的时候,几乎所有诊治的医生都会建议服用二甲双胍。然而不少糖友反应,服用二甲双胍后,往往身体出现不适,另外有不少糖友反应服用二甲双胍控糖效果不佳。

经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在对这些收集的数据进行询问和分析后发现,主要原因,除少数糖尿病患者对二甲双胍不耐受以外,大多数糖友在服用二甲双胍时存在方法问题,简而言之就是用药不正确。

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好药,但用药方法很重要!

权威糖尿病研究机构ADA(美国糖尿病协会)、EASD(欧洲糖尿病协会)对服用该用的指南中指出:

糖尿病初期服用二甲双胍时应先采取低剂量服用,防止身体不适应出现胃肠反应,在逐步适应后,再逐渐加大剂量到能使血糖达标的剂量,但不能超过最大剂量(mg/天),最佳剂量推荐mg/天。

如果用到mg/天,血糖还是不怎么理想,那就要考虑在服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服用。

此外,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糖尿病人服用二甲双胍存在着很多误区,比如只服用二甲双胍一种药时,很多糖友可能一天只吃一片,每片mg,有的患者是早晚各一片,全天加起来也就mg,还有的虽然一天吃三片,但加起来也只有1mg,总之一天的剂量加起来达不到mg。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现自己血糖达不到标时,不是增加二甲双胍的剂量,而是开始转向其他药物。

还有的糖尿病病人,一确诊就用上了两三种药,别人可能患病十年才会采取的用药方案,但他们上来一下子就全部用全了,殊不知这样服用的结果,不但得不到最佳的控糖效果,还会因药物的过度叠加而增加副作用,尤其是对肝肾的损伤,此外胰岛素促泌剂的长期过量使用,还会增加胰岛负担,加速胰岛功能损伤,增加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低血糖、药物失效等问题。

最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包括二甲双胍在内的各种降糖药,要想发挥作用,都需要依赖剩余的胰岛功能,而很多的病人在确诊为糖尿病时,体内的胰岛功能往往只剩下了30%-50%,不过总仃上还能分泌部分胰岛素,此时如果服用二甲双胍等增敏药来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是能抑制肝糖原释放,从而达到稳定血糖的作用。

要虽如果不改善生活方式,注意养护胰岛功能,随着胰岛功能的进一步下降,二甲双胍对胰岛进行刺激,已经不能再分泌出更多的胰岛素来满足控糖需要了,此时就要加药,对胰岛进行进一步的刺激,等到胰岛功能衰退到只剩10%的时候,此时,不管如何增加药物,都无法控制血糖了,到这个时候就只能靠注射胰岛素来维持。并发症风险也随之增加。

说到底,能不能控制好血糖,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的使用药物,并在使用的药物过程中,注意维护好胰岛剩余的功能,只要维护好胰岛剩余的功能,减缓其衰退的速度,才能获得更好的控糖效果,延缓并发症到来的时间。

当然,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尽相同,每个人对糖尿病的观念也不一样,有人相信西医,有人相信中医,很多相信中医的人从得病开始就坚持不服用西医,不管您是哪一种人?一个人控糖肯定比一群人控糖更加辛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iaigou.net/jbjc/8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