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55379.html
养
HEALTH
生
我国最新研究表明,家族中患糖尿病的亲属越多,个体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越高;尤其与父母和亲兄弟姊妹等患病人数明显相关。
难道糖尿病真的可以遗传吗?
其实,糖尿病有家族聚集性早已不是新奇观点,但近日发表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评估了家族史对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家族中患糖尿病的亲属越多,个体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越高;发病风险增加尤其与父母和亲兄弟姊妹等直系家属的患病人数明显相关。与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相比,有家族史的人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0.9倍以上;如果家里糖尿病患者多于2人,患病风险至少会增加1.27倍;
母亲患病,其他家庭成员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无家族史的2.03倍。父母双方都患有2型糖尿病,孩子患糖尿病的概率达50%;
父母有一方患2型糖尿病,若是50岁前确诊,孩子患病概率为14%,若是50岁后确诊,孩子患病概率为7.7%。
临床中2型糖尿病家族聚集的情况很普遍,父母、孩子同时有三四个人或者连续三四代人都患上糖尿病的案例并不少见。数据显示,我国近1.4亿糖尿病患者中有90%~95%的患病类型属于2型糖尿病,约50%的病例都与遗传有关。血糖升高作为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之一,其对血脂、血压也有不可避免的影响,很容易造成“三高”在家庭中聚集。临床综合医学期刊《BMJ开放获取期刊》上近日刊登了日本学者的一项研究,在近8.7万对夫妻中,如果丈夫因为任何一种“三高”疾病而接受治疗,妻子患任何一种“三高”疾病的风险将增加87%。为什么糖尿病会“传”给家人?
不良家庭氛围。近年来,长期情绪不良以及生活和工作压力也成为糖尿病的一大诱因。伴侣的压力会像自己的压力一样扰乱大脑。如果家人经常有压力大、抑郁等情绪,或是夫妻间经常吵架,共同生活的其他家庭成员很容易受到这种不良氛围的影响。
共同的饮食偏好。家中有一个人口味偏甜或油腻,饮食上就会出现偏向性,患糖尿病的风险随之增加。有些人虽然看起来不胖,但因为与家人长期一起吃高糖、高脂食物,也容易发生腹型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升高等代谢紊乱问题。
另外,家人的饮食观念也相互影响,尤其是同一屋檐下的夫妻之间和父母子女之间。例如,“喜欢就多吃、不喜欢就不吃”这种错误饮食观念会驱使家人出现饮食不规律、偏食等不健康饮食行为,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相似的运动习惯。缺乏运动是糖尿病发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如今人们在工作中,甚至上下班路上,大多都处于“坐”的状态,运动时间集中在回家后。如果家人都没有规律运动的习惯,回到家只是吃饭、看电视等,那么其他家庭成员也很难坚持运动。
如何掐断这种传播
建议一般人群在40岁开始就要重视每年检测血糖;配偶、直系长辈或者家族中有多人患糖尿病的人群,最好提早约10年(30岁左右)开始进行检测血糖。
每天要规律性地运动30~60分钟。有氧运动可消耗热卡,合并抗阻运动可增加肌肉含量,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预防糖尿病。
改变“不良家族习惯”。有糖尿病患者的家庭要注意控制饮食,可参照“地中海饮食”——
以鱼肉、家禽等白肉为主要蛋白质来源,一周吃4~7个鸡蛋,多吃蔬果,主食以粗粮为主,少吃加工类肉制品,烹饪用油以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等为主,多食低脂乳制品。
尽早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家人要共同学习糖尿病预防、识别早期症状及如何控糖等相关知识,提高健康素养,有助于在健康生活方式上达成共识,并相互督促,尤其要培养好下一代的健康习惯。责编:小鹿海报设计:QQQy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