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糖尿病大国”。而其中的原因,就是大家对糖尿病的忽视、不理解,认为这种疾病远离生活,谁曾想在张口闭口之间,吃出了糖尿病。
不过医生在此提醒,有没有糖尿病,手部会预警!有4个状况,八成是糖尿病来了,别不当回事。
一、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糖尿病的种类。目前,人类所患糖尿病的分类只有两种,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是胰腺分泌的一种降低血糖的激素,如果外力、遗传、变异等情况导致胰岛素不分泌,或者因为长期吃糖导致身体对糖分阈值不敏感,则有可能让胰岛素不分泌或者减少分泌。
治疗一般是打胰岛素针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二型糖尿病:这是由于胰高血糖素分泌异常,导致血糖不断上升最终导致糖尿病,该类型糖尿病较为复杂,也需要配合胰岛素的使用降低血糖。
其次,这类人最容易患上糖尿病:
有家族遗传史:目前临床研究表明,如果你的直系亲属爷爷奶奶、父母等有一个以上是糖尿病患者,那么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更大;当然,有些家族遗传先天性胰岛素分泌不足,那么你患上糖尿病的概率已经超过了50%。
胰岛免疫:本来人体对胰岛素是较为敏感的,因此少量胰岛素就可以起到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可是有些婴儿在出生、成长的过程中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了基因改变,触发免疫过激,有可能产生胰岛免疫的情况,既胰岛素无法起作用。
肥胖、不忌嘴人群: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就是高血糖、高血脂人群,这些人天天摄入过量脂肪和糖类,日积月累下,胰岛素对血糖的升高越来越不敏感,久而久之,胰腺将不再释放胰岛素。
二、四个妙招,教你看自己有无糖尿病
有时候意识和身体可以看做是独立的两部分,特别是在感知疾病上,身体比意识敏感了不知道多少万倍,当我们还没意识到生病时,身体就已经做出了预警。因此手部出现4个状况,就要注意了。
1,合掌时手指无法全部闭拢
正常人双手合掌时手指、手掌可以做到紧密贴合没有缝隙,甚至可以在压力的作用下越来越紧密,但是糖尿病患者则不可以。
糖尿病患者手掌上的毛细血管,在高血糖的侵蚀下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病理变化,因此毛细血管只能通过不断的发炎告诉身体它已经撑不住了,所以此时双手合掌你会发现两只手掌竟然无法彻底合拢。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医院检查。
2,掌纹是否明显
根据多年临床观察,我们发现无论男女老幼,在手掌小鱼际下方一寸左右的地方,会有一条和手腕纹相平行的掌纹线,正常情况下,它非常不明显,有些人可能还找不到它的存在,这就证明你的血糖代谢较为良好。
如果那条线又深、又粗,那你就要小心了,这极有可能是血糖代谢不畅的表现。
3,手指开始迟钝、伸不直
正常人的手指非常灵活,毕竟它本来就是身体最灵活的部位,而且当你伸直手指时,能明显发现它还有点过伸的情况,这些都属于正常范围。
如果哪一天你发现自己的不再灵活,使用起来有非常明显的顿挫、缓慢感,伸直的时候还出现伸不直、弯曲的情况,就有可能是糖尿病中早期的表现,如果此时再不注意控制血糖,你可能会后悔终生。
4,手指麻痹
手指属于身体远端,因此这个地方拥有身体最多、最细的末端神经,这些神经极其敏感,稍微的刺激就可以引起较大反应,就像民间所说的:十指连心,手指的疼痛可以直入人心。
因此,手指对身体的变化也是最敏感的,当你身体血糖升高时,它对末端神经有伤害作用,因此手指会不断发麻,以此作为信号提示你要注意自己的血糖,特别是早晨起床后经常出现手指发麻的情况的人,医院做检查。
以上四种自查有无糖尿病的方法,只对80%左右的人群有效。毕竟个体差异是明显的,医生也无法脱离仪器检查就依靠表征判断你是糖尿病还是什么疾病,因此我建议大家如果察觉到自己有以上特征,去医院检查一下比较放心。
三、我们该如何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迄今为止都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临床上无法达到治愈的目的,因此在治疗糖尿病之前,我们应该想到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1,避免高糖饮食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没有遗传的糖尿病基因,他们患上糖尿病基本上都是因为后天的作死,比如高糖饮食,因此如果我们不想患上糖尿病,管住嘴非常关键,每日尽量食用少糖食物,有目的的不摄入糖分,这对于我们控制血糖具有关键作用。
2,运动
每周1-2小时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分解、代谢体内多余的血糖,只要把血糖代谢掉,那么我们体内就不会有过多血糖的聚集,自然不会有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3,定期查血糖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只需要一滴血就可以查血糖的仪器,价格低廉且精准度高,我们可以购买其中之一放置家中,定期在晨起时测量血糖,这可以有效帮助我们监测身体健康与否。
总而言之,糖尿病是比较麻烦的慢性疾病,我们能避免得这种病自然最好避免,因此要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着手,控制血糖,获得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