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遗传真有那么可怕吗

前两天在社区里问了糖友这样的一个问题:作为糖友,最近你最关心什么?很多糖友纷纷留言,经过整理发现,绝大多数的糖友都很关心这样一个问题:糖尿病的遗传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糖尿病的遗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

很多研究表明糖尿病是一个多病因的综合病症。因为糖尿病患者亲属中的糖尿病发生率要比非糖尿病患者亲属中的高,那么就说明糖尿病有遗传倾向。

英国Pyke观察单卵双胞胎糖尿病达20余年,年他总结了对双胞胎糖尿病的调查分析。其中单卵双胞胎糖尿病的一致性(即两个在出生后的不同时间里都患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90.6%,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54.4%,这说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较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更为显著。糖尿病有遗传倾向,双亲均是糖尿病患者,其子女并非%都患糖尿病,仅有5%患糖尿病;

若双亲中只有一个有糖尿病,则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更少,且常隔代遗传。研究表明,糖尿病的遗传不是单一基因遗传,而是多基因突变。且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必须有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才能发生糖尿病。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属于原发性糖尿病。并且它们的发病均会涉及遗传的因素。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更加明显。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两种类型的糖尿病虽然在叫法上略有相同,但是在人体内所遗传的“物质”却大不一样。

1型糖尿病:人体内部的胰岛容易受病毒侵害,致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破坏,这一基因就会遗传给后代。即遗传的是胰岛遭受病毒侵害,并发生自身免疫性破坏的基因。

2型糖尿病:遗传的是易肥胖、胰岛素分泌不足、利用率下降的基因。

糖尿病患病人群往往是普通人

虽然说糖尿病患者的子女体内存在糖尿病的易感性特质,但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对糖尿病了解甚多,加上平时又注意自己的饮食起居,充分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反而不易得糖尿病。即使出现轻微的血糖增高,他们也会立刻采取措施,积极避免。

而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不一样了,因为没有糖尿病家族史,反而对疾病相关的知识知之甚少,既不注意日常饮食,又缺乏适当的自我保护,结果反倒成为了家庭里第一个患糖尿病的人!

健康人群中的糖尿病“预备军”

1、饮食过量

如果在每日三餐之外摄入过多脂肪,那么就会极大地增加胰腺的负担,使它容易疲惫而“生病”。

2、缺乏运动

如果身体总是处于长期休息的状态,没有加强体育锻炼,那么体内的葡萄糖就很容易“堆积成山”,形成肥胖。

3、年龄增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部分的机能也逐渐衰退。同样,胰岛素的分泌能力也在缓慢降低。

4、工作压力

每天都高负荷地工作,再加上生活习惯紊乱,这很容易引起人体内血糖的升

糖尿病虽有遗传,但是后期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避免糖尿病的发生,如中国的大庆试验,生活方式干预了六年以后,结果发现,在以后的14年中,糖尿病发生的风险下降了43%,所以我们通过这个研究可以看到,如果是良好的饮食和运动的控制,确实是可以减少或者是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注:了解平台使用情况,点击此文《平台使用指南》

END

平时有很多疑问找不到医生给你解答?不要着急,您可以返回平台,点击底部菜单,进入糖友圈,去找我们的黄医生和张医生还有一大堆糖友们解答您的疑惑,赶紧去骚扰他们吧~

糖顾问

张医生n糖友交流圈:底部菜单#糖友圈#

长按下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iaigou.net/jbby/8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