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
一个看起来很陌生的词语
通俗点说
就是糖尿病的“后备军”
中医院
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光伟表示
我国成年人中
约有1/3的人都是糖尿病前期
如果糖尿病前期不加以管理
6年内有60%多的人都会变成糖尿病
20年约93%的人会变成糖尿病
由于糖尿病会对人体造成很多危害
所以要重视糖尿病前期的管理
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后备军如果你的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
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
那就处于糖尿病前期了
说明你正在通往糖尿病的路上
如果不加以管理
每天都有可能变成新的糖尿病人
糖尿病前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
大多数人在不知不觉中
就错过了预防糖尿病的最后窗口
好在大量的医学研究
给我们总结出来5大信号可以作为预警
一旦发现自己中枪就要早点去查个血糖
做到心中有数
信号1:年龄超过45岁一旦跨过这道年龄槛
赶紧去查查血糖
以后每年体检时
也要留心自己的血糖值
信号2:超重,尤其是腹部肥胖BMI≥24就算超重
信号3:糖尿病家族史遗传是一种不可抗力
凡是父母和兄弟姐妹有糖尿病的
自己就需要特别小心
即使体重没超重
也应做一次糖耐量试验检测
如果体重超重
则需要每年做一次糖耐量试验检测
信号4:高血压、高血脂这都是生活方式病
很可能糖尿病也会找上你
信号5:妊娠糖尿病如果怀孕的时候
有过糖耐量异常或者妊娠糖尿病
最好定期筛查血糖
……
处于糖尿病前期阶段的人
除了会加大其演变为糖尿病的风险外
还容易患上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前期:可干预、可逆转如果查血糖
发现自己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了
也不要过于担心
这是给了你一个很好的契机
行动起来预防糖尿病的最终发生
因为糖尿病前期是一个可逆的阶段
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法”
可在3~6年间降低50%糖尿病发生几率
但由于工作或者身体等因素的限制
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效果不佳
且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者
可考虑使用药物干预
图源:图虫
1
管住嘴,迈开腿
中医院
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光伟表示
治疗糖尿病前期
首先要“管住嘴,迈开腿”
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
对于体型比较瘦的人
除了限制甜食和盐的摄入以外
建议一周至少保持分钟的运动量
一周运动5天,每天至少30分钟
图源:图虫
对于体型偏胖的人
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活动控制日常进食量
还要努力减肥,尤其是腰围超标的人
男性腰围不超过85厘米
女性腰围不超80厘米
抗阻力运动和有氧运动一样有助于降低血糖
有助于降低体重
超重及肥胖者首先要将体重降低5%~10%
然后逐渐将体重减到正常范围
并保持适宜的体重
2
肌肉是天然降糖药
原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院士表示
现在多见的2型糖尿病
就和肌肉消失有关
因为胰岛素要发挥降血糖的作用
需要“助手”:胰岛素受体的帮忙
而这个助手存在于肌肉细胞上
如果你长期不锻炼
随着肌肉减少,“助手”的数量减少
降糖的作用就渐渐发挥不出来
血糖就上去了
哑铃、拉力器的主要功能是锻炼肌肉
每天晚上一个半小时
可以边看电视边做运动
原地跳、举哑铃等各种运动交叉进行
中医院
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光伟教授也表示
抗阻力训练(哑铃、拉力器、平板支撑等)
可以增加机体肌肉含量
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
对于2型糖尿病的预防很有帮助
3
食物多样,粗细搭配
医院肠外肠内营养科副主任陈伟表示
没有哪一种食物是降糖的
所有食物吃进去都会消化吸收、引起血糖升高
只不过速度快慢而已
图源:图虫
食物种类摄入越多
它们在肠道中通过时间也会相对复杂
升糖速度相应也比单吃某一种食物更慢些
所以
一顿饭不要只吃某一种食物
最好荤素搭配、干稀搭配、粗细搭配
总热量不要高,吃够20种保证营养均衡
(包括油盐酱醋、主食、水果、蔬菜等)
另外
每餐只吃七八分饱
进餐时先吃青菜
快饱时再吃些主食、肉类
4
保证适度睡眠
图源:图虫
睡眠时间过少或过多的人
糖尿病患病率大大增加
在严重失眠状态下,人体的应激系统被激活
诸多“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抵抗加重
从而引起糖代谢紊乱,诱发糖尿病
睡眠不足6小时
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约2倍
5
和饮料说拜拜
图源:图虫
大型人群研究表明:
每天喝1~2份含糖饮料能增加26%的糖尿病危险
这些毫无饱腹感的饮料增加你的能量摄入
对血糖影响也较大
日积月累则从量变达到质变
和那些含糖饮料说拜拜
白开水就是最健康的饮品
糖尿病前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窗口
在糖尿病前期阶段做好及时的干预
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大大降低糖尿病发病几率
整理/羊角咩咩
大家都在看??12月重磅消息!第一条盼了好多年!
??取消编制!这些事业单位全部转企!改革时间表已定!
??一图看清北京11月房价,房价降得有多惨!更惨的是首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