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
但平时你有留意过
自己的身体状况吗?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些自己在家就能做的健康小测试,帮助大家自测疾病风险,提高健康管理意识,防患于未然~
闭眼单脚站立
判断人体年轻指数
这个动作能测试平衡能力,单脚站立能判断崴脚风险:
①单腿站立,超过30s以上,踝关节扭伤风险较低;
②单腿闭眼站立,超过30s以上,踝关节扭伤风险更低;
③在软垫上(平衡练习器/席梦思床),如果可以单腿闭眼站立30s,说明踝关节非常健康。
而除此之外,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闭眼单脚站立的时间可以预测死亡风险。
研究人员对名53岁的男性和女性进行了闭眼单脚站立时间的测试,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跟踪随访。13年间共有名志愿者先后死去,而这些人基本都是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少的。
且闭眼单脚站立的平均时间只有两秒或更少的人——在接下来的13年里,死亡的可能性是保持10秒及以上的人的三倍!
不仅如此,日本京都府立大学山田教授根据30多年对人体生理功能的研究,总结出:
闭眼单脚站立能测试出反应肌力与平衡的功能,有助于判断人体老化程度,闭眼单脚站立时间>9秒,你可能更“年轻”。
男性标准时间
30-39岁标准时间:9秒
40-49岁标准时间:8秒
50-59岁标准时间:7秒
60-69岁标准时间:5秒
女性较男性推迟10年计算。若你是一位45岁的女性,能站立10秒,则身体年轻指数超过实际年龄;若站立不到9秒,则是不合格,需要加强锻炼了。
温馨提示:有些人平衡能力较差,建议在家人帮助下进行测试,以防摔倒。
握力
帮助筛查糖尿病风险
握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手劲儿”,手劲大的好处可不只是搬得东西多,患糖尿病的风险也相对较低。
《美国预防医学杂志》刊登了一项新研究发现,简单易行的握力测量有助于高效筛查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
研究者认为,一个人握力的下降,是肌肉力量衰减的表现,而肌力衰减,往往存在脂肪增加,容易加剧胰岛素抵抗,引起糖尿病;并且肌肉量少,能被代谢掉的葡萄糖就会减少,增加了糖尿病风险。
筛查糖尿病风险的握力切点值
年轻男性为0.78
年轻女性为0.57
老年男性为0.68
老年女性为0.49
标准握力(综合握力/体重kg)小于临界值,则糖尿病风险增加。
举例来说,一位60岁的女性左右手综合握力为30kg,体重是65kg,则根据她对应的标准握力为0.46,而这一值小于切点值为0.49,则表明其得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必要进一步筛查。
要是家中没有握力计,也可以用洗碗海绵——将海绵完全浸湿,单手用力挤压后,再放在纸巾上,看看纸巾的浸湿程度。纸巾上的水越多,说明握力越小。如果握力明显减弱,可能预示糖尿病前期。
起立行走计时
帮助预测帕金森风险
帕金森病一般拥有5年的最佳治疗期,在这期间服药的种类少、剂量小、效果也好,因此早发现、早干预很关键。以下推荐的起立行走计时法,则能帮助预测帕金森风险。
△专家模拟帕金森病人起立行走计时法
坐在椅子上,从起立开始计时,继续朝前行走,走完三米后,折返回来再坐下,计时结束。
如果是正常人,完成整个动作的时间应该在10秒以内,而假如你的用时超过30秒,就说明行动过于迟缓,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前兆。
俯卧撑个数
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
如果你是一名中年男性,不妨趴在地上做俯卧撑,看看能不能一次性做40个?这可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肌肉力量测试,它能帮助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
美国医学会杂志发布了一项研究结果:能做更多俯卧撑的男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低。
(图源:rf)
研究人员在~年间以名男性消防员为对象,收集了他们的健康数据。
期间,共有37例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其中,能做40个以上俯卧撑的人只有1例患心血管疾病。
而一次做不了10个俯卧撑的男性,比一口气能完成超过40次俯卧撑的中年男性,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要高出95%!
不过,这项研究并不适用于女性、老年人,或者其他活动量较小的职业人群。因而这里推荐了另外两个自测方法:
①闭眼找手指
闭上眼睛,双手抬起,伸出食指,用两个手指向中间对应。若食指无法对上,可能预示脑神经系统病变。不过若是略有偏差,也属于正常现象。
②闭眼找平衡
闭上眼睛,双手平伸等待60秒。如果无法保持,出现一只手上下抖动,或者高度不一致,可能预示脑神经系统病变。
向左向右转90度
帮你测颈椎健康
低头玩手机、趴在电脑前、喜欢“葛优躺”等习惯都使得有颈椎问题的不少,而这些人往往还不自知。因此,不妨现在就做做下面这个动作,测测你的颈椎还好吗?
自测脊椎健康
一人身体正直朝前方,不能转动身体,另一人站在他的正侧方,做测试的人最大限度地转动头部和脖子,念出协助的人手中的古诗词,如果做测试的人看不见,则协助其做测试的人往前走直到能看见念出。
协助测试的人越往前站,说明做测试的人脖子的旋转功能越不好,而旋转功能越差,则说明颈椎有可能有潜在的疾病。
张开双臂,看臂长和身高
帮助测骨质疏松风险
(图源:rf)
《中国骨质疏松白皮书》指出,我国至少有近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另有2.1亿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快来测测你是不是高危人群~
①测臂长与身高
测量臂长与身高,对比结果是否相等。
正常情况下,身高和臂长几乎等长。如果50岁以后,身高比臂长短3~4cm以上,可能预示已经发生了骨质疏松。
这是因为骨质疏松后,腰椎的椎体和椎间盘变短,从而导致身高变矮。
②公式自测
:(体重kg-年龄)*0.2
?若是<-4,则存在骨质疏松风险;
?-4<结果<-1,则存在骨质疏松中度风险;
?结果>-1,说明骨质疏松风险较小。如有需要,医院进行骨密度测试哦~
不过呢,小康妹儿要强调下:在家自测虽方便,医院检查结果为准,医院体检。而且做测试时,要视自身情况而做,千万不能盲目进行,特别是特殊人群,一定要有人陪同,避免意外发生!!
#今日互动#
你的测试情况怎么样?
你的身体还年轻吗?
快来评论区比比看~~~
文章来源:BTV我是大医生官微(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编辑:Mkiki
图片来源:BTV我是大医生官微rfsoogif网络
“点赞”+“在看”,小康妹儿爱你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