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陆阿姨最近发现自己经常脚肿,有时早上起来眼睑也肿得厉害,见情况不妙,陆阿姨就医检查,结果诊断为糖尿病肾病中晚期,再不干预就会出现肾衰竭。医院芳村分院内分泌科主任刘振杰表示,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肾衰竭,在导致肾衰竭的常见疾病中,糖尿病肾病占据了第一。不仅如此,若糖友合并有肾病,还会更容易诱发其他问题,如增加中风等危险。因此,糖友预防糖尿病肾病是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事情。
1
微血管“泡糖水”,肾脏易受损
刘振杰介绍,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血糖控制不佳有关,糖尿病最容易损伤的是微血管,因为血糖升高,微血管就如浸泡在糖水里,时间长了就会出问题,而肾脏里面微血管多,尤其是肾小球,因而血糖高肾脏更易受损。
此外,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孪生兄弟”,往往会同时发病,因为二者都是微血管疾病。“如果眼底有视网膜病变,往往会合并肾病。因此,糖友出现视力问题时,最好也要检查一下肾脏的健康。”刘振杰称。
2
泡泡尿、夜尿增多是早期信号
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到了出现水肿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了。那么糖友该如何早期发现端倪呢?对此,刘振杰表示,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但也不是无迹可寻,老年人日常可以养成如厕后看一眼的习惯,尤其是早起如厕后,观察下尿液的颜色和性状。
“若发生了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症状往往会体现在尿液中,如尿液中有泡泡,这些泡泡是漏出来的白蛋白,尤其是早起的第一泡尿,经过了晚上的沉积更易发现问题。早起的尿液除了有泡沫外,还会偏白色,尿液浑浊。”刘振杰解释,肾脏出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肾小球出问题,肾小球是过滤蛋白的地方,若有问题就会漏出蛋白,因此尿液会有泡泡;
另一个是肾小管,这里是浓缩尿液的地方,如果肾小管出现问题了,浓缩功能会变差,就会有夜尿增多的情况。中医角度而言,肾小管出问题会是肾虚了,患者常伴有夜尿增多、怕冷、腰酸、疲劳的症状。
3
护肾血糖要达标,用药要谨慎
糖尿病肾病高发,糖友该如何护肾呢?对此,刘振杰给出以下建议。
血糖要达标。血糖控制得越严格,发生糖肾的可能就会越小。除了血糖外,血压也要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因为高血压也是引起肾损害的“杀手”,而高血脂也有一定影响,也要积极控制。
合理膳食,适当补充精蛋白。有糖肾的患者,出现蛋白尿时,要减轻蛋白的摄入,每天蛋白量不宜多,一天不要吃超过50克蛋白。补充蛋白要以精蛋白为主,如瘦肉、鸡肉、鱼肉等。
盐摄入量限制在5克/天。盐摄入量要严格控制,同时禁食腌制食品。
慎用非甾体止痛药。如果有关节疼痛的患者,服用非甾体类的止痛药要注意剂量,因为这类止痛药使用不当会伤肾。其次,一些解热镇痛类的退烧止痛药也会伤肾,要谨慎使用。
4
补脾肾,减轻“糖肾”负担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是因为病程长导致脾虚、肾虚,脾肾亏虚后对水的代谢能力差。因此,糖尿病患者要补脾肾,可以吃些附桂地黄丸等中成药。平时可以用些温补的药材煲汤饮用,如北芪、杜仲、牛膝、黄芪等。
除了补脾肾外,还要注意活血化瘀,可以在膳食中添加一些活血的药材,如牛膝、田七等。
此外,糖友可按摩脾经的足三里,或肾经的涌泉穴,也可用艾灸关元穴。
半年做一次尿常规检查
因为糖尿病肾病早期往往比较隐匿,糖友要及时发现病情,最好能定期做检查。刘振杰提醒,建议糖友每半年检查一次尿常规,可以做尿白蛋白定量检查。其次,要抽血检查血液中肌酐水平来评估肾功能。此外,还要做一个眼底检查,看是否有视网膜病变,及时发现微血管病变的问题。
指导专家/医院芳村分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刘振杰
文/健康参考全媒体记者魏静红
通讯员/宋莉萍
图/来源网络
编辑/殷鑫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