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讲述糖尿病预防研究的中国故事
说到医学科研人员,人们常会把他们与标本、试剂、检测仪、实验室这样的场景联系起来。很难想象,他们还会奔走在居委会、退休办、公安局、火葬场之间,辗转于小区广场、田间地头、公园、菜市场附近,像侦探一样去搜寻失联的随访对象,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微小的可能。
最近,被国际糖尿病研究领域奉为风向标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在《柳叶刀》上发表了30年的随访结果。这项始于年的长期研究,为全世界讲述了糖尿病前期的危害与糖尿病预防的中国经验。在92%~95%随访率的背后,是3代人长达30年的不懈努力和执着探索。
在全球破冰:
研究从8年持续到30年
“糖尿病是否可以预防?在30年前,全世界都没有确定答案。去破解这个难题,是中国的使命。”回忆起研究起步的情景,大庆研究现任负责人、医院内分泌首席专家、中医院内分泌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李光伟非常怀念,更由衷地敬佩他的恩师和老主任潘孝仁教授。
潘孝仁早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院行医多年。年从美国进修归来后,年过半百的潘孝仁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继续做他在国外从事的脂类代谢研究,而去做糖尿病预防的相关研究。
尽管当时国内糖尿病的患病率不到1%,但潘孝仁认为,这种疾病未来一旦蔓延,将带来极大危害,时不我待。而在当时国内的条件下,他如果继续脂类代谢研究永远只能“跟着外国人跑”。
潘孝仁带领研究团队检索了其他国家的文献报告,估算后得出结论:研究要覆盖45岁人群人随访8年左右才会产生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这对于很多国家来说都非易事。潘孝仁决定联合世界著名糖尿病流行病专家、美国国立卫生院的彼得·班尼特医院院长、国内著名高血压专家胡英华教授,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创糖尿病的预防之路。
研究地点为什么选在大庆?“20世纪80年代的黑龙江省大庆地区,支柱产业是石油开采和冶炼,是当时中国最富裕的地方。福利条件很好,人口流动性较低,适合开展长期随访研究;而且当地每个社区都有卫生所,医生又对糖尿病预防感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当地政府重视企业职工的健康,项目启动时召开了全市的动员大会,还提供了27万元科研经费,这对于当时只从卫生部拿到5万元研究经费的研究组正是雪中送炭。”李光伟告诉记者,大庆研究启动10年之后,美国发起同类研究时筹集了1.8亿美元的经费。
当时大庆市有28万成年人。研究者分四路联合大庆当地33家诊疗单位,要对人进行糖尿病筛查。
在例的葡萄糖耐量试验后,共纳入研究对象约人,其中糖尿病患者、糖耐量受损人群、血糖正常的健康人群各占1/3。“糖耐量受损人群可以说是糖尿病的‘后备军’,是预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