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小胖
听说糖尿病具有遗传性,我爸爸就有糖尿病,那我该怎么办啊?
糖尿病遗传的只是易感性,在很大程度上,它是由不良生活习惯诱发的。遗传性受之父母,无法更改,但你能做的还有很多,比如先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健康管理师
换言之,哪怕有糖尿病家族史,只要生活习惯得当,就能远离糖尿病。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做到下面几点:
1.多吃菜少吃肉
研究显示,绿叶蔬菜能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同时蔬菜含水量高、热量低,富含膳食纤维,利于饱腹感而又不至于摄入过多热量。
少吃肉不是不吃肉,而是肉类要限量,主要是要限制脂肪的摄入。因此在进食肉类的时候,优先选择瘦肉类或鱼肉。
2.不抽烟少喝酒
吸烟会直接损害微血管,加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同时吸烟也不利于血糖控制。
过量饮酒会增加肝损伤、痛风、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适量饮酒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而过量饮酒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3.定期规律运动
《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每周应进行分钟的有氧运动,可分摊到5~6天进行,即每天30分钟左右。在所有运动中,走路适用人群最广,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比较安全。
除了规律运动,还可充分利用上下班时间、工作间隙、家务劳动和闲暇时间,尽可能多的增加“动”的机会;减少久坐时间,办公室工作的话能站不坐,每小时起来活动一下。
4.适量喝咖啡
多项研究表明,喝咖啡能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咖啡有利尿的作用,还能提神,帮助身体燃烧一部分热量,能够促进代谢。但喝咖啡要适量,一天不能超过3杯,否则有脱钙的风险,会引发骨质疏松。
5.经常深呼吸
心理平衡是四大健康基石之一,长期生气、紧张、愤怒等不良情绪,可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失调,进一步表现为机体健康受损。
深呼吸有减轻压力的作用,除了深呼吸,精神紧张的时候做做瑜伽,可以通过调节交感神经,减轻胰岛素抵抗。
6.合理睡眠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或睡得太多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不同年龄对睡眠要求不一样,一般年轻人8小时,中年人至少6小时。睡眠质量不好的人,如果自我调整不过来,可以选择药物调节,千万不要硬撑着。
7.尽量不要独居
国外研究表明,独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高。正常的家庭生活有益于生理和心理健康,独居的人如果自我约束力差,容易作息不规律,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过,自我约束能力强、有健康意识的人不必担心。
这么全面的文章,赶紧转给大伙儿看看~
大家都在看
糖友夏季烦躁失眠,也许是缺钙的表现!
糖友该怎么吃晚餐?这几样东西要少碰!
糖友夏季喝水少,小心酮症酸中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